文|乔伊
昨天,被关注了有一段时间的全新小鹏 P7,终于正式上市开卖。
价格算是令人惊喜的,21.98 万元起售,还推出了一个四驱鹏翼的 Ultra 版本,将价格拉到 30.18 万元。
这个价格卡到了目前汽车销售的主流价格,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让人抱有期待的产品基本都卡在 20 万 -3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中,所以,期待的点究竟在哪里?
目前看来,大家第一个任务都是求生存、求销量、求市场。虽然依靠 MONA 体系,小鹏的产品线暂时没有在销量表上产生什么数据危机,但对于一款拳头产品求销量的心,其实每个老板都一样。要不然,何小鹏也不能亲自到门店去发大麦茶。
但销量归销量,梦想归梦想,之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认可小鹏是家理工男型企业,其核心原因在于,很多人认可他们对于造车的理念,以及一步步将其实现的步伐。比如,在这一版的 P7 上,我们会发现小鹏的一个口号——回到未来。
这其实是一个让务实的人们遗忘了的口号。原因很简单,当所有人都在关注生存状态,关注销量排名,关注财务报表,关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其实就会忘记,新造车势力的崛起,新能源体系的出现,以及是智能化浪潮的到来,都是因为当时人们想要开始从汽车工业入手,探索进入下一个未来阶段的路径与方法。
小鹏没有忘,这个"回到未来"口号的出现,既是表明小鹏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初心,也希望唤醒被现实传播给冲昏头脑的,当初选择新造车势力的消费群体们——你们是先锋,你们就应该是走在汽车技术发展最前沿,更急切憧憬未来汽车发展的那批人。
而何小鹏要做的,就是持续将产品推向未来。
史上最好的 P7
我必须得承认的是,昨晚正式上市的 P7,是我看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款 P7。原因在于,硬核的产品力,让小鹏更为自信了。
如果说,过去的小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都放在了,如何打造一款智能汽车上,而并没有完全体现很多造车应该体现的细节。那么在昨天,小鹏告诉所有人,这款 P7 在三电技术上已经成为了同类技术类别中的顶尖产品。
在 P7 的一场 24 小时耐力测试中,他们以 32 次平均车速 220km/h 的高强度运行,累计充电,单次时长 11 至 13 分钟,最终以 3961km 总里程创下行业纪录。
小鹏核心要展现的是,858 的高性能电池包,800V 的高压平台,820km 的续航,5C 超充 AI 电池,,甚至是 92.2kWh 大容量三元锂电池所具备的更高能量密度与更轻质量。
显然,这是小鹏调整供应链体系的结果,他们可以用更好的成本,集成更优秀的产品,以及研发、整合、调试所取得的成绩。
当然,这种全面向上进阶的造车思路,还打造出了以 1 分 38 秒 767 刷新" 50 万以内最快纯电轿跑"纪录,以及底盘架构融合 AI 智能,全系标配双腔空气弹簧与 DCC 智能阻尼,毫秒级调节刚度与高度,兼顾舒适与操控,让"人车合一"的操控快感。
结合从预售开始就已经非常明确的,通过目前全球算力最高达到 2250 TOPS 的三颗图灵 AI 芯片所带来的本地端 VLA 大模型,打造会思考的 AI 智能辅助驾驶和 VLM 座舱全能管家。基本上,从性能到配置,从三电到驾控,再到智能这个小鹏一直以来主打的核心技术,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面,且看起来都没什么明显短板的产品。
这,是小鹏迈向下一个未来的最重要基石。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家是否都有这个成功的机会?
学会了情绪价值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是一个大家都在互相学的时代。
比如,蔚来的李斌之所以从斌子一夜之间成为了斌神,其核心要素就是听劝、好学。发布会讲上两三个小时,价格直接下探,更注重产品的空间性和日常实用性,弱化高端属性,都是面向市场,听劝好学的结果。
同样的,何小鹏也一直在学。
刚才我们聊到的产品力全维度的提升,是他学到的一个核心要点。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愿意给更多,不把智能放在第一位的用户一些情绪价值了。
比如,之前我们说到的耐力赛、补能高效,驾控出色,是情绪价值的一种。同样的,鹏翼门的回归,专属个性化配置,专属座椅配置的出现,让 750 四驱鹏翼 Ultra 给足了想要 P7 高端化产品线用户们,想要的情绪价值。
更进一步说,为了感谢初代车主,何小鹏还为他们赠送了镀金的车标。正如昨天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对首批车主的感谢,其核心就在于当时他们花了一辆 BBA 的钱,选择了初出茅庐的小鹏。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理工男所应该思考的问题了,何小鹏和他的团队们,已经不止于思考什么样的产品力能够站在新造车甚至整个汽车工业的前沿,而是真切地琢磨更多的消费者的喜好,更多元化的购车需求,如何通过一款车来尽可能实现。
而对于更多的初代消费者而言,何小鹏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被价格背刺,被品牌背叛的屈辱,而是用镀金车标,给他们送去了一枚勋章,送去了品牌对他们的敬意。
我们知道,汽车工业的一整套逻辑就在于,产品量产的规模越大,成本必然越低,价格必然越便宜,而这些所有后期 BUFF 的获得,其实都源于最早的那批愿意花更多钱尝试相信的那批车主的推动。
所以,何小鹏也在学,学着如何搞科技、搞性能、搞排名,甚至搞时间更长的发布会。但更可贵的一点在于,他学会了给所有支持他,支持过他的用户们,一些尽可能的情绪价值。
这不止是出于商业层面的考量,更多时候,这些动作塑造出了一个更具温情的汽车品牌。
目前看来是成功的
目前看来,小鹏 P7 从产品力到营销方式,是成功的。
截止到昨天中午,从其他媒体渠道传出的信息来看,小鹏店面中的日均单店邀约 20 批以上,有些试驾直接约到了后半夜。而销售的日均订单为 20-25 个。
而昨天的发布会结束后的 7 分钟内,我们看到了 P7 的大定数目来到了 10000 台,相信后续的大定数目还会更加多。
虽然说,这是目前发布会后必须经历的一波订单宣传体系,但是我仍然想说的是,小鹏从各个角度看起来都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款在市场销售层面成功的车的必备条件。
当然,我们所看的成功要素,并不止于此。
后续,交付是一道坎、品质是一道坎,甚至用户后续的各种口碑都是一道坎。但不论怎么说,强大的产品力、真诚的老板,以及给够的情绪价值,是很多人想要而不可得的,不容易配齐的要素。
也是 P7 能否把我们带回未来的,最强大推动力。
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