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大吉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图片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少派林 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但练功这事儿可不是谁都能立马见效的。理论上只要有点力气就能练,但关键在于年龄和基础。
说到练功,软硬内外功听起来就头大,其实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各有千秋的。软功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对付那些蛮力型的对手特别有效,甚至能以弱胜强。但别以为软功就是花架子,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它的运力敛气,跟内功已经差不离了,很多高手都是从软功练起,再转练内功,一步一个脚印,效果才显著。硬功呢,相对简单粗暴,直接上阳刚之力,见效快,所以学的人多,但真正练到顶尖的反而少见。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两种流派,一个精妙,一个霸道,各有千秋。
练功不是瞎练,得讲规矩,守法则,总结了“三要”“武技七伤”,简直是练功界的“葵花宝典”啊。“三要”就是要深沉慎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确实精当,方法要对路;节欲爱民,保持好心态和名声。武技方面,懒惰、骄傲、急躁、等不及结果,还有酒色,这都是练功路上的大忌,碰上任何一个都可能前功尽弃。“七伤”更狠,禁色伤精,暴怒伤气,思虑伤神,忧愁伤心,喝酒伤血,懒惰伤精,急躁伤骨。这简直就是把人的七情六欲和身体各部分都关联起来了,提醒你练功期间要全方位注意,不然就是自毁长城,这哪是练功,简直是修身养性加自我管理的全套课程啊。
练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把它分成了四个阶段,先练皮肉,打基础;再练筋骨,增强支撑力和力量;然后练实力,让全身肌肉都结实起来;最后练运气,也就是内功心法。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梁柱、墙体、屋顶一步都不能少,而且每个阶段都要练到能随意往来自如,说明这个阶段的功夫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了。只有这样才能算大功告成,以后再练别的功夫,那真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接下来咱们讲一点技击术术语,同样是马步,南派叫地盆,北派叫马步,河南、四川、贵州、湖南一带又叫站桩,名字不一样,但本质都是指这个基本功。还有呼吸,少林叫练习法,北派叫提气,南方叫提筒子劲,听着就挺形象。指法更是五花八门,一根手指叫金刚指,两根叫金剪指,三根叫三阴指,四根一起出叫金蝉指,这命名方式真是充满了想象力和江湖气息。
掌法,五指并拢紧贴,像柳叶一样,叫柳叶掌,也叫班禅掌;如果出掌时指尖向下,手掌翻过来,就叫拖曳掌;要是五指弯曲成爪状,像老虎爪子一样,那就是虎爪掌,也叫金豹掌。手型也很重要,手掌朝上是阳手,掌心朝下是阴手。还有些组合手法,比如牵猿手,也叫猿猴手,因为灵活,像猿猴躲避攻击一样;剪手,也叫金叉手,双手交叉像剪刀一样。这些术语看着就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仿佛能看到那些招式在眼前飞舞。
再来看一些身法和拳法的术语。吞法不是吃东西,是马步不动,身体稍微一折,用来化解对方的攻势;吐法是用手往外推。拳法里右手握拳,食指第一节突出,像个小尖锥,叫贯拳;另一种是中指突出,像个小棍子,叫点拳。进攻时正对着敌人胸口冲过去,叫彩虹门,这是正面硬刚;从侧面绕过去进攻叫侧锋,也叫踩边门,这是迂回战术。这些术语把动作、方向、意图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还有一些更形象的招式名称。英雄独立听起来就很霸气,右脚站着,左脚弯曲高抬,双手像鹤子一样合抱,眼神锐利;乌龙扫尾,左手前挡,右手像乌龙尾巴一样向后扫击;黑虎推山手,前脚屈,后脚直,身体前扑,双手像猛虎推山一样前推;白虎望露手姿势类似,但双手是准备推的状态;白虎反杀手也叫寻抱手,矮马步,右脚伸长头向前看,双手向后压,像老虎寻找猎物一样。这些名字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步法和方位也有讲究,打拳时脚步踩在东南、西北等8个方位上,叫踩八卦;还有一种半马,也叫子午桩,身体稍微下沉,双脚分开像一个长方形。打人的时候打肩膀窝的凹陷处,叫灌穴;用双掌砍敌人胳膊上的肉叫双刀斩鼠法;打尺脉后面的脉根叫斩龙手;踢敌人腰肾部位的穴位叫踢灯,因为肾是命门之火,用脚踢,所以叫踢灯;打太阳穴叫金钱穴,因为太阳穴是人身要穴,价值连城。这些术语不仅描述了动作,还蕴含了中医经络和穴位的知识。
下面这些招式就更厉害了,很多都是杀手锏。一动手,就先用脚踩对方脚尖,叫倒步法;用手掌像刷子一样扫击对方眼睛,叫铁扫帚手;偷偷跑到对方身后拍击或砍击对方后脑勺的穴位,叫换枕手;踢击对方尾椎骨的穴位叫陈海手;攻击对方私密部位叫托阴手;打对方耳朵根部叫招风手;踩对方丹田气海穴也叫踩八卦;直接冲撞对方胸口叫大壮杯;手打对方鼻子叫破瓜手;手插入对方喉咙叫毒蛇寻穴;手打腋窝叫贯山;手打肋骨下方的空隙叫踏边手。这些招式,每一个都带着浓浓的杀气,可见其威力之大。
讲了这么多术语,其实有些术语名不副实,或者说名实不符,比如前面提到的踩八卦,明明是踩对方的丹田气海穴,为什么叫八卦呢?这确实有点牵强。解释说,这是因为江湖上约定俗成,大家就这么叫习惯了,积习已久,未能免俗。所以我们了解这些术语,一方面是为了沟通,另一方面也要明白,有些名字只是代号,不必过于纠结其字面含义,关键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技法和目的。
现在进入实操环节。先从最基本的地盆,也就是马步开始,这可是入门必修课,非常重要。它的主要作用是练气下行,让气血沉到丹田,同时还能增强腿部力量,避免练功时气浮于上,导致身体头重脚轻,一动就喘。别看它简单,里面学问不少,有三种基本站法:八字马、一字马、川字马,难度递增。还有四大禁忌:腿不能歪,腰不能弯,不能站一会儿就起来,肩膀和头要端正,眼睛要平视。
练习时双手叉腰,感受气息下沉。腿酸痛是正常的,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但要逐渐增加站立时间,直到腿有力、不酸痛为止。这马步站好了,一辈子受益。
接下来是手法,这是武学的核心。虽然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但源头大多可以追溯到岳飞的双推手。一般来说,北派喜欢用长手,追求力道;南派偏爱短手,注重自保。但真正的高手是长短结合,刚柔并济。这里列举几种常用手法:
①牵猿手,也叫猿猴手,双手需如猿猴般灵活回环护拦,将手臂练得圆转自如,如此方能随机应变,化解对方攻击。
②缠手,又名蛇缠手,运用鹰掌从侧面如蛇般缠绕,既能攻击对方腋窝,又可保护自身下盘,要注意是向内缠,而非向外缠。
③长短分龙手,也叫排闼手,左右手长短搭配,似两条龙分开排列。发力时,以前肘和掌缘向外翻滚,力量自肩臂发出,主要用于格挡。熟练后,可实现边格挡边反击,速度极快。
④剪手,即金叉手,双手交叉如剪刀状,用力点在掌缘和两肘。使用时身体需稍侧身,胸部内收,这样不易被对手制住。此手法可用于格挡并压制对方手臂,甚至能推倒对方。交叉时手指尖应指到对方肘腕外1寸左右,太近易被封死;拇指要紧贴掌缘,四指保持平直,这些细节至关重要。
⑤挑手,也叫切手,如刀般砍切,可单手挑拨、另一手砍击,也能双手同时长短出击,带挑带砍。出手时要侧身,掌缘斜向砍出。
⑥脱手,南派称天托手,左右手配合,一手向上托起如托盘,另一手向侧面勾拨。托时用掌心力,勾时用腕力和指力,目的是脱开对方手臂,进而趁机攻击,使对方失去平衡。
⑦插手,也叫点手,包括掌叉、指叉、并指叉、三指叉等,这属于比较高深的技巧,需要扎实的内功基础。尤其是单指插,难度极大,南北两派能练成的名家屈指可数,堪称柔术中的上乘功夫。
手法种类繁多,变化无穷,该如何练习呢?给出经典建议:先博而后约。初入门时,不妨广泛涉猎各种手法,以此锻炼筋骨,熟悉不同流派特点。待练熟后,便选择一种正宗手法,专心钻研,力求精通。就像读书人先博览群书,再专精一门,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用心用力,切不可贪多嚼不烂,什么都会一点却无独到之处,那样就只能停留在二流水平。
接下来是掌法,北派在掌法方面较为擅长,少林派有自己的宗法,强调中指和食指的运用。后来班会禅师创立了班禅掌,特点是四指如鹰爪般勾住,南派称之为虎爪掌。虽形式和名称各异,但核心发力点相同,都是指尖外翻,力量集中在掌心。
练习掌法以岳飞的双推手为基础,关键在于肩部发力,将气灌注到掌心。攻击敌人时,以按入对方胸肋心穴为标准,其他地方不可随意使用。可双手同出,也可单手出击,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班禅师还留下一首掌诀歌,总结掌法要点:气从丹田发,全力聚掌心,按住敌身再发力,发力同时配合呼气发声。推掌时向上起,同时靠近对方,保持短马步,无论是沾、按、吐等动作,都要用到掌尺骨上的小凸起,即小天星。
一位铁斋先生补充道,更高级的用法是先用指尖点入对方咽喉,接着平掌拍下,使掌心正好按在对方心窝位置,然后全力推出,同时大喝一声,令对方心神一震,如此掌力才能恰到好处。但这招太过狠辣,必须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使用,且绝不可轻易施展,否则就是草菅人命。
除了手和掌,腕力和肘拐骨力也不容忽视,不能只练一处,需全面发展,以免身体偏枯受损。如何练习呢?可通过剪手的变化来练习,比如剪手向内打开时,肘部用力;剪手平掌推出时,手腕做出勾拨动作。练习时要全方位进行,让腋下力量均匀分布。
这里有两个重要禁忌:其一,用肘拐攻击时速度要快如闪电,若慢吞吞的,极易被对方反击;其二,用肘拐时要保持低马步,放出肘拐时可稍变成长马,但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被对方抓住腋下空档。肘拐这一招,一般在人多的场合使用,一对一单挑时不太适用。使用时也要侧身收肘,出拐要快,不然后面易被砍,前面易被挑。
铁斋先生还谈及横力、直力、虚力的区别。他说,未经正规训练的人,力量大多虚浮,缺乏根基,只有直来直去之力,没有横向之力。那如何练横力呢?可通过练习分龙手和剪手来培养。至于直力,如果从腋下发出,便是实直;反之,则为虚直。力量的根源在于气功的深浅,若能将少林秘传的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练到精熟,对于这些力量的运用也仅算是入门。
秋月禅师说得更为玄妙,称练到骨节通灵时,气血可随意横行,掌心力量能从脚底涌泉穴传来,一根手指就能发出雷霆万钧之力,震慑众人。所以,唯有用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吐气用力的精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